俞可平:大言不希声
2007-10
|
稿件
48岁的俞可平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不是这位著名政治学者的睿智,而是看起来远低于年龄的面庞。“好年轻。”好几个采访对象在描述第一次见到俞时都这么说。
这种印象在十多年前甚至更让人吃惊一些。1990年代初,已经博士毕业在中央编译局做副研究员的俞去北大找博士生何增科,这是一次未能谋面的看望,何的女朋友事后对何说,“刚才有个高中生过来找你。”
此时这个“高中生”已经因为研究…
|
孟宪实:做一名有趣的教授
2007-10
|
稿件
孟宪实,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主要从事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研究。
南开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后,到新疆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1994年,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史学硕士、博士学位,2001年,进入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2005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发表有《敦煌百年——一个民族的心灵历程》(与刘诗平合著)、《汉唐文化…
|
吴敬琏:从大国崛起看民族富强之道
2007-09
|
稿件
我们是正在一个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这道路并不挺平坦,因为好几代人为此而努力,到现在才看见曙光。所以我们很需要吸取别的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使得我们这个路走得更顺一点,也就是发挥叫后发优势。我觉得这个后发优势我的体会,主要是因为我们后发国家可以避免前人所走过的弯路,不犯前人的错误,吸取人家好的经验,这样可以降低成本,使得我们这个路走得更顺一些。所以我很赞成在大国崛起前…
|
郭励弘:美国政府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制度
2007-09
|
研究
内容摘要:“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政府项目的费用—效益分析”、“政府行政的绩效评估”这三条主脉络,为美国政府的电子政务及其绩效评估奠定了制度基础。这些制度包括法律、政策、政策咨询、机构与管理四个层面。文中简介对美国联邦政府电子政务绩效的一次内评估。
关键词: 电子政务 绩效评估 美国政府
抛开政治和行政理念不谈,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管理与信息…
|
夏斌:中国金融开放应坚持“以我为主”战略
2007-09
|
研究
当前世界经济的关键词是:全球经济失衡、流动性过剩。中国经济关键词是:经济长期看好、巨额顺差和外汇储备。在这些关键词和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的背景之下,中国应该特别关注几个问题:
一、当前美国经济陷入了困境。现在美国加快加息不行,加快减息也不行。加快加息,美国经济可能马上衰退,承受不了。加快减息,就像美联储反复说的,担心物价上涨。这一切都是格林…
|
吕薇:我国企业正在向创新主体转变
2007-09
|
体制
多年来,我国政府在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时期,政府的研究开发支出从2000年的299.1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45.4亿元,平均年增长17%,远高于OECD国家5%的平均水平。但在转轨时期,体制改革决定创新动力和模式;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不仅是增加直接投入,更重要的是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
一个国家…
|
新农村建设散议
2007-08
|
言论
如今,在中国大地上欣起了一股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新农村建设热潮。各级领导重视,专家学者关注,各地农民翘首期盼。
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这是问题的两大关健。中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这是一个总框架,是一个目标要求。中国是个乡土性社会,农村广阔,农民众多,情况复杂。不仅地域辽阔差异大…
|
张兆远:从人类学的视角看新农村文化建设
2007-09
|
考察
——以鄂西南来凤县周家湾村为例
文化在人类学家看来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状态,是人们的观念、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泰勒(Edward Tylor)认为:文化或者文明,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等一切人类所有习得的才能和习惯,就其广泛的意义而言,是一个复合性的整体;马林诺夫斯基(Mali…
|
韩廷杰:念师恩 讲梵文 钻佛学
2007-12
|
稿件
曾受教于季羡林和金克木两位大师的韩廷杰是一位知名梵文及佛学研究专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生活中的韩教授朴素温和,快70岁的人了,和他的老师一样谦虚斯文,讲唯识,讲佛学因明,谈起佛学问题,温和如常,行坐饮食,都极有礼。这个采访,是以书信的形式完成的,十多个问题,韩教授用稿纸给记者写了21页的回答(以至于发表时不得不删节),韩廷杰与季老、…
|
王梦奎,文武双全的国务院第一笔
2007-12
|
稿件
![王梦奎]()
|
张岂之教授谈中国传统文化
2007-11
|
访谈
![张岂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记者陈颖摄]()
|
许传玺:中国政法大学中美法学院的创办人、院长
2007-11
|
稿件
6月8日,星期五,晚上9点,中国政法大学中美法学院办公室。他,蓝白细纹的衬衣,熨帖的西裤,安静地坐在并不宽大的黑色办公椅上回答记者的提问,字斟句酌,声音低缓。偶尔的苏格拉底式提问让记者有些措手不及。
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复印机、传真机、饮水机一字排开,此外还有两台电脑(一台个人电脑、一台院办电脑)、两个书柜、一个沙发。摆满论文、书信和各种文件的办公桌…
|
年度十大传媒领军人物—王庚年
2007-09
|
专家
王庚年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总编辑
1956年8月生,河北大名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高级编辑。
1978年8月至1991年4月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内部记者、主任记者、新闻组组长、驻香港记者站首席记者。
1991年4月至1995年12月在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工作,先后任助理调研员、调研员、助理巡视员。
1995年12月至2001年4月…
|
吴仪:中部六省具有区位优势 发展潜力巨大
2007-10
|
投资
( “万商西进”高峰论坛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序幕 )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致辞 潇湘晨报记者黎金龙摄 )
( 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发表讲话 )
(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指出,湖南是“万商西进”的理想区域)
(与会外商认真听取会场发言的同声翻译)
红网长沙9月26日讯(记者…
|
鲁迅曾经当过14年公务员:年薪合人民币11万
2007-09
|
稿件
在离京前鲁迅所领官俸累计约有3.3万元,主要是银元,占了他当时收入的大头。若以一块银元折合现在的40元人民币来算,平均年薪约计11万元人民币。那时,每斤大米才相当于人民币1元。
![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在教育部任职长逾14年,这段经历被其对头、批评家陈西滢等人派作是他的“污迹”。即使鲁迅为此同…]()
|